最近,我一位好朋友,財經(jīng)博主今綸老師在微博上說起中國教育的事,認為中國高考應該改革,不應該只以分數(shù)論英雄,可以參考國外私立大學自主招生的方式。
?
網(wǎng)友們意見很多,有很多人認為高考是唯一公平的考試制度,是寒門學子改變命運的唯一路徑,不應該讓路給容易導致后門的自主招生。
?
說到這里,我想起近年來關于”讀書能不能改變命運”,有頗多爭論,很多人都為所謂階層固化、內卷化擔憂,而城市中產(chǎn)家庭也往往被子女教育搞得焦慮不堪,補習也不是,不補習也不是。而一些關于學校減負的說法,反而增加了家長們的焦慮——每一次學校減負,最后都讓家長和孩子的負擔更重了。
?
那么,讀書到底還能不能改變命運?作為家長,還要不要逼孩子上補習班?
?
其實,”讀書改變命運”這個事情作為一個普遍現(xiàn)象,其實是出現(xiàn)在改革開放初期。當時因為教育普遍的匱乏,導致讀書、考上大學,成為一代人改變自己命運的關鍵。
?
說到底,讀書之所以能改變命運,是因為讀書的人少。事實上,在科舉制度備受推崇的中國古代,讀書人其實也很少,在人口中占很少的比例,一個村能有一個舉人已經(jīng)挺了不起了,大部分人連字都認不了幾個。正因為稀缺,所以一旦讀書讀得好,就真的能改變命運。
?
但現(xiàn)在整個社會狀況已經(jīng)不一樣了,讀書受教育是一件普遍性的事情,人人都讀書,整個社會的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,那你還想靠讀書改變命運,就非常不容易,而且也不是一個很合理的訴求了——作為一個普通家庭,你想改變命運到什么程度?
?
現(xiàn)在還能夠靠讀書改變命運的,要不就是在經(jīng)濟很貧困的地區(qū),通過讀書走出貧困地區(qū),進入城市;要不就是真的天賦異稟,天生智力非凡,或者在某個方向有過人的天賦。否則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普通人,再怎么讀書,也成不了馬云,能給馬云打工就很不錯了。
?
那么現(xiàn)在大家焦慮的是什么呢?是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落伍。
?
城市中產(chǎn)階層的家長在他們成長的年代,有很多都是通過讀書,進入優(yōu)秀的大學,從而達成現(xiàn)在中產(chǎn)的地位。對于他們來說,希望子女能夠延續(xù)自己的路徑,以后能過上不比自己差的生活,是最基本的期望。
?
但現(xiàn)在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基本的期望很可能達不成,因為競爭太激烈了,努力讀書的孩子太多了,孩子比不上自己的可能性越來越高了。
?
這才是他們焦慮的根源。
?
要解決這種劇場效應引發(fā)的焦慮,靠禁止校外培訓,是不可能實現(xiàn)的。畢竟到最后還是靠考試選拔,家中總能想到法子給孩子加碼。真正能一定程度上解決這種焦慮的辦法,是打破職業(yè)之間的差距,讓大部分工作都得到體面的收入和應有的尊重。不過這個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幾乎沒辦法。
?
對于家長來說,剩下能做的,大概就只有自己努力向上,成為一個能給孩子一些資源的父母了。
?
不想逼孩子,只好逼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