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大唐的文治武功,如日中天之際,讓人產(chǎn)生一種幻覺,這是一個神話的國度,會永遠(yuǎn)強(qiáng)盛,稱雄天下。誰也沒想到,在歷史長河中,會有一個叫做“殘?zhí)啤钡臅r代,已在前方等著它了。黃巢之禍以后,大唐的國運,直如阪上走丸,開始急遽地衰落。南漢乾和九年(951)中宗劉晟遣宦官潘崇徹率兵伐南楚,取郴州,敗南唐援兵于宜章。翌年復(fù)遣宦官吳懷恩率兵伐南楚,取連州、桂州,盡有嶺南地,一時聲勢大張。南漢王朝這個小池塘,居然也有了一點盛世的氣象。

劉氏幾代皇帝,都特別喜歡排場、享樂,在皇室的推動下,各種音樂、舞蹈、雜技、散樂、倡優(yōu)曼延之戲,盛行一時,朝野追趨逐耆。皇宮之中,專門設(shè)了教坊,訓(xùn)練樂舞,為皇室演出。第二代國主劉玢在位時,喜好宴樂,東西教坊的伶官多達(dá)千余人。當(dāng)時有大臣諫勸:“今禁中自有簫韶,府內(nèi)樂工百余,皆善音律,夜宴用此足矣,焉用教坊?”劉玢不聽,他覺得一千伶官還不夠。

皇家?guī)饋淼纳莞傊L(fēng),必然會廣泛影響到民間。廣州人對鮮花近乎瘋狂的消費,無底洞般的需求,反映了浮華風(fēng)氣的盛行,打破了人們對廣州人只注重吃,不注重衣著形象的固定印象。

河南有一個叫莊頭的地方,相傳是埋葬南漢宮女的地方,因為宮女生前喜歡素馨花,人們在她的墓地上栽種素馨?!斗尽氛f:“昔南漢宮人葬此,有美人喜簪素馨,歿后,遂多稱之,名其冢曰:素馨斜?!鼻迦嗽卣f葬的是一名妃子,他還作竹枝詞詠:“名妃嬌寵隔千秋,香氣猶留土一坵?!倍和弰t說死者是宮女出身的妃子:“素馨,后主司花宮女,以色進(jìn)御,封美人。性喜簪那悉茗花,因名之素馨。”鄉(xiāng)間野語,每到月圓之夜,就會聽到這個女子的淺笑低語聲。凄美的傳說,吸引很多文人雅士、大小官員來憑吊,都會買一些素馨花,以寄托閑情。于是種花者越來越多,美人埋骨之處,成了“花田”。

廣州人的花花世界

廣州人的花花世界

其實,廣州從西漢就開始,就大量栽種素馨花、茉莉花了,南漢時規(guī)模翻了幾番,形成了一個產(chǎn)業(yè),并非因為這位妃子才出現(xiàn)花田。清代《廣東圖說》記載:“河南堡有莊頭花市,為南漢花田故址。”開花季節(jié),遍地皆白,古人以“彌望如雪”形容。這個種花的產(chǎn)業(yè),歷盡戰(zhàn)亂,長盛不衰數(shù)百年,有一首清代《羊城竹枝詞》寫道:

附郭煙村十萬家,

家家衣食素馨茶。

花田兒女花為命,

妾獨河南歌采茶。

供應(yīng)廣州花卉的,不僅有莊頭花田,花埭(芳村花地)從隋、唐開始,也大面積種植花卉,后來成為廣州最著名的鮮花產(chǎn)區(qū);而在廣州東郊遠(yuǎn)至蘿崗,靠種花養(yǎng)家的人,亦為數(shù)不少。屈大均說:“自小坑、火村至羅崗,三四十里,多以花果為業(yè)。”似乎廣州四郊,都成了向廣州供應(yīng)鮮花的基地。能夠支撐起這樣龐大的產(chǎn)業(yè),需要多大的市場?廣州人一天要消耗多少鮮花?如果統(tǒng)計出來,將是一個驚人的數(shù)字。廣州已具有了典型的消費城市特征。人們有很多的閑情逸致,去用鮮花裝飾自己的生活,制成各種香料,在各種不同的節(jié)日里,在各種拜神、拜佛、拜祖先的儀式中,都離不開香花供奉,花為不可或缺之物。

廣州人的花花世界

一年之中,最大和最長的節(jié)日就是過年了。問一個廣州人,對過年的印象是什么,也許會回答:很多很多的鮮花。正月初一這天,古稱元旦、朔旦、正旦等,是一年之始,三陽交泰,春暖花開。千家萬戶,都以鮮花來迎接新歲。

任何一個節(jié)日,都需要一定的儀式來維系,這些儀式包括可以做什么,不可以做什么,什么事情該怎么做,有規(guī)有矩,有先有后,不可亂套。廣州人過年,實際上從臘月廿三就開始了,謂之“入年關(guān)”。這天是謝灶之日,以燒豬肉、米、糖等物上供,焚香燒紙,送灶君上天。儀式完后,把米放入米缸,謂之“磧甕”(壓甕)。祭灶的時間,有所謂“官三民四疍五”之說,即官宦家是廿三,平民百姓廿四,疍民廿五。

臘月廿四開炸,《粵東筆記》記述:“廣州之俗,歲終以烈火爆開糯谷,名曰炮谷,以為煎堆心餡;煎堆者,以糯粉為大小圓入油煎之,以祀先及饋親友,又以糯飯盤結(jié)諸花入油煎之,名曰米花;以粉雜白糖入豬油煎之,名沙壅?!迸D月廿五蒸年糕、蘿卜糕等,寓意年年高升。

從謝灶之日開始,各家各戶大掃除。坊間有一首《迎春掃塵歌》唱道:“臘月二十三,曬被洗衣衫;臘月二十四,清潔房邊地;臘月二十五,掃房撣塵土;臘月二十六;洗凈禽畜屋;臘月二十七,里外洗歸一;臘月二十八,家什擦一擦;臘月二十九,臟物都搬走。”人們從街市買回鮮花,裝飾家居,心情像鮮花一般盛放,清代的竹枝詞唱道:

羊城世界本花花,

更買鮮花度年華。

除夕案頭齊供奉,

香風(fēng)吹暖到人家。

年卅是除夕夜,一家團(tuán)圓,歡歡喜喜吃團(tuán)年飯。郊廛鄉(xiāng)鄙之地,在除夕夜(還有端午、冬至夜)還有為小孩“喊驚”之俗。以前凡小孩說夢話、啼哭、生病等,都以為是魂魄受驚,游離于體外,所以要請一些有道行的老太婆“喊驚”,召魂魄歸來。除夕夜的“喊驚”,是對所有小孩的,不管有病沒病,一律喊之,謂之“喊平安驚”。甚至還要為家中全體男女老少“喊驚”。

廣州人的花花世界

正月初一大家都閉門謝客,在家食齋,鮮花香燭,供神祀祖,家里幼輩拜長輩,表達(dá)祝福,長輩則向幼輩講一番吉祥勉勵的話。正月初二是“開年”,燒香拜神,宰雞殺鴨,大排宴席,然后出門拜年,親朋好友交相稱賀;出嫁女在這天回娘家。年初三是“赤口”,民間傳說,這天見面易招口舌是非,所以大家待在家里,打掃庭除,把家里的垃圾掃出去,稱為 “送窮鬼”;年初四接灶神;年初五接財神,俗稱“破窮日”,也稱為“破五”,意思是這年過完了。

真正的歡樂高潮,是在過年期間,城里搭戲臺,演雜戲,金鼓喧震,歌聲達(dá)旦,官民同樂,一片歡騰,男女老少把街衢擠得滿坑滿谷。初一清晨,官府在東郊舉行迎土牛、芒種儀式。芒種代表太歲,當(dāng)它經(jīng)過時,圍觀人群便向它拋撒米粟,以祈豐年,散痘疫。

正月十五是元宵節(jié)。廣州元宵鬧花燈的傳統(tǒng),南漢時已盛行,延續(xù)千年。清代的羊城竹枝詞,把當(dāng)年火樹銀花鬧元宵的場景,描繪得淋漓酣暢:

魚燈萬顆耀長空,

鬧熱元宵處處同。

頂馬獅龍人物好,

衢歌巷舞盡兒童。

廣州民間風(fēng)俗,正月初十到元宵期間要“開燈”。所有的宗祠大門、神堂正中央和兩旁,都掛起了蓮花燈;灶君、“床頭婆”神位、土地廟也都點起了燈。“開燈”之夜,親朋戚友都?xì)g聚一堂“飲燈酒”。正月十三日這天是“試燈”,即試點元宵燈的意思。正月十四是上元前夕,坊間紛紛搭燈棚,系結(jié)花彩,簫鼓齊鳴,舞龍舞獅,預(yù)演元宵節(jié)目,街市攤販也競售各式紙燈,爭奇斗艷;賣“阿婆燈”的小販也挑著擔(dān)子,沿街叫賣。人也怡怡,市也熙熙,春回大地的無限喜悅,令城市也變得鮮活起來。

廣州人的花花世界

廣州花燈,許多人都會想到素馨燈。廣州人把素馨花串繞在燈壁上,雕玉鏤冰,玲瓏四照,美不可言。但素馨花的花期很短,用來裝飾燈具,更顯其奢侈與矜貴。屈大均在《廣東新語》中,記述了這種花燈:“繞髻人人艷,穿燈處處光。雕玉縷冰,玲瓏四照。游冶者以導(dǎo)車馬,故楊用修云:粵中素馨燈,天下之至艷者?!彼剀盎ㄊ窍奶扉_花的,可做七夕、中秋的花燈,卻做不了元宵花燈。

花是每一個節(jié)日都不可少的東西。女人們特別愛花,素馨花要天沒亮就去采摘,用濕布覆蓋,不能讓陽光直曬,這樣花才不會一下開盡。各個城門都是賣花的市場,有如錦天繡地的花花世界,素馨花、茉莉花、吊鐘花、水仙花,合匝繽紛,彌望不絕,花開如積雪,芬芳成云煙,籠罩全城。

女人是最大的主顧,她們買素馨花,不是十朵八朵,而是以升計斗量,整筐買回家。除了做花燈以外,還可以做成花球,懸于大門之首,置于繡帳之內(nèi)、枕簟之側(cè),滿室香氛。貧家女只有荊布之飾,也會用花來裝扮自己,做成花簪、花冠、花佩珰、花項鏈,行走在街上,裳袂薌澤,為城市平添無限春色。

(部分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