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太古匯迎來了法國奢侈品牌 Van Cleef &Arpels的進駐 ,成為了該品牌在中國內(nèi)地的首個城市旗艦店。
在很多人眼中,廣州與奢侈品一直都不太“搭”,民間也一直流傳著“廣州人務(wù)實不愛奢侈品”、“廣州的奢侈品市場比國內(nèi)二線城市還要差”的說法。
但與這個刻板印象相反的情況卻是,廣州的奢侈品門店數(shù)量每年都在遞增,天環(huán)、天匯、K11等主打“奢侈”、“輕奢”的商場越開越多,面積也越來越大,名號也一個比一個響亮。
都說廣州務(wù)實,奢侈品店為何卻越開越多?
“廣州尖東”
十年前曾經(jīng)流行過一句話:“紐約有曼哈頓,香港有尖沙咀,廣州有環(huán)市東路”。
在這條被稱為“初代CBD”的環(huán)市東路上,堆砌著花園酒店、白云賓館、世界貿(mào)易中心,以友誼商店和麗柏廣場為代表的購物商場,組成了一代廣州人高端消費的“高地”,也展示著一個時代的消費品位與生活質(zhì)量。
時任友誼商店副總經(jīng)理的胡潔君仍記得1978年友誼商店落戶環(huán)市東時的場景:人們用驚奇的眼神看著這些從未見過的商品——進口的人頭馬洋酒、萬寶路、雀巢咖啡,傳聞還有幾十萬元的高檔手機。當時的人曾把這里稱之為“廣州尖東”,熱鬧程度可見一斑。
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友誼商店有國際著名品牌160多個,其中國際一線品牌就有60多個,那時候人們認為“進口的總比國產(chǎn)的好”,因此坊間也流傳著一句“買堅嘢,嚟友誼”的說法。當然,“堅”的背后也意味著貴——隨便拿起一件衣服,標價牌上動不動就是成千上萬。
但這不代表廣州人買不起。據(jù)南都的一篇報道說,商店內(nèi)一款高檔手機曾試過一個月售出108萬元的記錄;要是遇上友誼商店VIP會員日,勞力士、歐米茄手表一天可以賣出100多只,香奈兒、阿瑪尼等化妝品專柜一天也能有個10至20萬元的進賬。
如果說友誼商店是帶廣州人進入“奢侈品”世界的領(lǐng)路人,那么麗柏廣場就是一個繁花似錦的奢侈品花園,直接將廣州的消費品位拉上了一個國際水平。
2004年,麗柏廣場在友誼商店的正對面隆重開業(yè),在這一萬多平米的大商場里面,廣州人第一次見識到了什么是Prada、Dior、Hermès……名目繁多的頂級品牌,因為麗柏廣場第一次來到了廣州。當中最為人所樂道的,莫過于LV。
就像是麗柏廣場的門面一樣,從開業(yè)的那一天起,LV 就以一張超大海報長期霸占了麗柏廣場的廣告C位。這個今天看起來并不新鮮的“畫面”,放在2004年卻極具時代意義——這個早在1992年就已經(jīng)進入中國的世界名牌,終于在時隔12年之后來到了廣州。就像是一個信號,廣州就此進入了一個國際級別的奢侈品消費時代。
友誼商店、麗柏廣場里那些打扮精致、拿著印有LV、Hermès、Prada字樣的大包小包的名媛,也共同構(gòu)筑了當時繁華市中心里的一道靚麗風景——或是歸國華僑、或是政要妻女、又或是super model。
精致“鬧市”
2011年,太古匯開業(yè),以更大的商場面積、更具設(shè)計感的外觀、以及更靠近新CBD的優(yōu)勢,一口氣又吸引了70多個新的國際一線大牌——香奈兒、蔻馳等來到了廣州,刷新了廣州人對“奢侈品”的認知同時,也成為了全廣州最豪氣的“首店集中營”。LV、Gucci等也從環(huán)市東不約而同地將陣地轉(zhuǎn)移到了太古匯。
那是天河商圈的“正當紅”。從廣州購書中心往東走,這條不足兩公里的天河路上,依次分布著廣百、天河城、時尚天河、天環(huán)、正佳、萬菱匯、太古匯,如果再往崗頂?shù)姆较蚩?,還有天娛廣場、摩登百貨。
太古匯在這當中處于一個什么位置?用太古匯老板的一句話來說就是“把天河商圈帶上了一個檔次。”截至2018年底,太古匯就擁有大大小小的高端品牌180多家,滿租率100%,其中58家為“華南首店”。
然而,太古匯的“上檔次”并非完全延用了麗柏廣場的“高冷”貴氣,它將奢侈品的“精致”與“高級”帶向了平民,因此你在太古匯會看到與麗柏廣場時代完全不同的一幅消費景象:你會看到剛剛從匯豐大廈下班回家的高級寫字樓白領(lǐng),從附近小區(qū)過來購物的一家大小,還有從暨大或華師過來的大學生,他們在認真挑選一件自己心目當中的“奢侈品”。
你可以花費幾萬人民幣買一個愛馬仕的手袋;可以花費一千人民幣在鼎泰豐享受一頓涵蓋“奢侈”服務(wù)的五星級精致晚餐;可以花費三百塊錢去到香奈兒的專柜買一支口紅;也可以去到地下一層花五十塊錢吃一個巧克力慕斯蛋糕。
無論你是什么職業(yè)、月薪究竟是五千還是三萬,太古匯總能滿足到你的“奢侈夢”。
重設(shè)“奢侈”
2016年,夾于天河城與正佳廣場之間的天環(huán)廣場開業(yè),這座外形運用相互纏繞的雙魚包裹的設(shè)計理念,從一開始便立下了“輕奢”的定位,除了引進國際知名品牌 Michael Kors、Rimowa、國際級影院百麗宮LUXE影院等輕奢品牌,最引人矚目的是,高達三層的Apple Store零售店。
“輕奢”定位的天環(huán)廣場,令“奢侈品”在廣州人心中有了更多的想象——何為“奢侈”?不止于LV,還有百麗宮“五星級”觀影體驗和一年一度備受廣州人關(guān)注的蘋果產(chǎn)品,或者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還難以消費得起太古匯的阿瑪尼,但在天環(huán)廣場的“高階版” ZARA ,總有一種來自天環(huán)時尚“光環(huán)”下的“輕奢”感。
2018年,K11 在廣州第一高樓周大福金融中心(東塔)開業(yè),這是繼香港、上海和武漢之后,全球第四座開業(yè)的 K11 購物藝術(shù)中心。
這座號稱是“廣州最奢華的商場”,除了延續(xù)“初代奢侈品商場”麗柏廣場的高檔之外,還同時具備了“二代奢侈品商場”太古匯的平民感,甚至還往前推進了一步——將藝術(shù)與商業(yè)融為一體,或者用K11 創(chuàng)始人的話來說,這是一個“博物館”般的輕奢商場,“奢侈品”不止于一件消費商品,而是一個消費空間。
來到 K11,除了商場過道兩旁為了保持一間商場檔次的奢侈品牌店鋪之外,商場內(nèi)設(shè)與展覽才是消費者更為關(guān)注的東西,極具嶺南特色的“榕樹”概念設(shè)計,散落商場各處的、由國內(nèi)外知名藝術(shù)家打造的藝術(shù)品,奈良美智的“大頭狗”、Elmgreen & Dragset 的“梵高的耳朵”……
K11 所重塑的“奢侈”概念,或者你根本不用消費,一個視覺上的“奢侈”空間,就可以令人產(chǎn)生“奢侈”的想象。
要里子還是面子?
與中國“奢侈熱”相反的是廣州的“奢侈冷”,奢侈品與廣州,長久以來都不太“合拍”,雖然奢侈品門店開得越來越多,但相比較于其他城市“進步”的腳步,廣州卻仍然“落后”得有點厲害:
2012年,由財富品質(zhì)研究院發(fā)布的《2012年中國奢侈品報告》,“報告”給廣州的評價是:“人口眾多,作為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,奢侈品市場的發(fā)展程度與城市發(fā)展水平不成正比”,并在《20城時尚消費力榜單》中,廣州排在了上海、北京、南京之后,位居第四。
2016年,根據(jù)當年LV、愛馬仕、普拉達、蔻馳、香奈兒的官方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廣州的門店數(shù)量(總計:7)遠遠低于上海(28),甚至比不上杭州、沈陽、成都等二線城市。
2019年,根據(jù)《21世紀經(jīng)濟報道》說道,奢侈品消費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,其中根據(jù)奢侈品消費力所作的排行榜中,廣州雖然榜上有名,但排名比較靠后,位列第九,排在第十的西安大有超越之勢。
通常看到這樣的現(xiàn)象,大可以用一句空話作解釋——廣州人務(wù)實,不喜歡買奢侈品,倘若落腳點是在廣州人,這樣的解釋當然是無可厚非的。
但廣州人再務(wù)實,再不愛買奢侈品,難道就意味著廣州這座城市不需要奢侈品了嗎?
并非如此。
對于一座城市來說,奢侈品遠不止只是一件高端商品,它的質(zhì)量與數(shù)量,都體現(xiàn)了這座城市的品位與格局。從廣州友誼商店到麗柏廣場、再到太古匯和天環(huán),正因為有了這些標志著時尚與高級的奢侈品品牌的堆砌,這些造價昂貴的建筑物的點綴,廣州才有了幾分“一線城市”的氣質(zhì)。
K11之后,還會有更多的定位“奢侈”、“輕奢”的商場陸續(xù)出現(xiàn),廣州的奢侈品門店、品牌只會越來越多,這種大趨勢一定是好事的。這并非廣州太過“虛榮”,就像廣州城市風景中,既要有羊城八景,也要有珠江新城一樣——務(wù)實是廣州人的里子,但也需要奢侈品,作為廣州的“面子”。
不然一說起廣州“奢侈品”永遠就只會想起“白云皮具批發(fā)市場”,那就尷尬了。
? THE END
互動話題
你覺得廣州的奢侈品多嗎?
本文由識廣原創(chuàng)出品,未經(jīng)許可,請勿轉(zhuǎn)載。
商務(wù)合作、進粉絲群請長按識別二維碼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