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星崗古海岸遺址位于海珠區(qū)石榴崗路與華南快速干線交匯處西北側(cè),為保存完整的海蝕地貌。海蝕崖呈額狀突出,高約2米,海蝕平臺寬6米,高出今海平面約1.93米,為切平構(gòu)造地面,巖層傾角15度,平臺后有深0.3米的海蝕甌穴。1982年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粵嶺講故事||七星崗古海岸之謎

在最初的時候,廣州大部分是海水環(huán)繞,現(xiàn)在的白云山、越秀山是海邊的山丘,兩三千年前,海浪仍可抵達現(xiàn)在越秀山南面的中山紀念堂附近 。如 今“ 河 北”地 區(qū) 的 古 代“ 三山”—番山、禺山、坡山以及如今“河南”地區(qū),那時還是海中的島仔。后來,因白云山山洪夾帶泥沙淤積,島與島之間的海面慢慢消失,逐漸與陸地相連形成半島。當時有三個半島:一個的范圍是現(xiàn)在北站走馬崗南邊附近,經(jīng)西村直至西村電廠附近,轉(zhuǎn)向北站廣花公路高地邊緣;一個的范圍大致從象崗沿人民路以西附近斜向西南至西關(guān),西來初地轉(zhuǎn)向東北至現(xiàn)在惠福西路的坡山,再沿教育路經(jīng)中央公園東側(cè)直至中山紀念堂附近;一個則以番山以及禺山為中心。

粵嶺講故事||七星崗古海岸之謎

三國時期,現(xiàn)在中山四路、文德路一帶,還是海邊。由于這個原因,從前珠江寬闊,而且是咸淡水交集。因此,廣州城中的百姓食水短缺相當嚴重,經(jīng)常要面對咸水倒灌入地下水的問題,不少城中的水井打上來的水都苦澀不堪。這個問題,到宋代時候都還困擾著黎民,直到蘇軾的出現(xiàn)。那是紹圣年間的事情,當時蘇軾被貶英州,即如今英德,去英州途中,又被改貶惠州。在惠州期間,廣州太守王敏仲去信蘇軾,請教治理正在廣州盛行的瘟疫的方法。蘇軾在回信中,就提到引白云山水,緩解廣州人食水緊張的事。也就是在蒲澗下建造石槽貯水,再用竹管駁接石槽,輸水入城的一套供水系統(tǒng)。這被視為廣州歷史上,有記載的最早的自來水工程。

粵嶺講故事||七星崗古海岸之謎

(蘇軾)

晉代時候,江邊渡口在惠福西路五仙觀前,宋代初期岸線南移至西關(guān)涌和玉帶濠一帶,宋末岸線又南移,西關(guān)由十二甫叢桂里起經(jīng)狀元坊、買麻街、小市街、木排頭、東、西橫街、清水濠等地。元、明兩代,珠江河岸大致由西關(guān)涌南延到現(xiàn)一德路、萬福路以南。1846年江岸已推移至西濠二馬路,1907年江岸到達今南方大廈前的西堤,1911年長堤全部建成,原靠近河北江岸的海珠石并入河北,珠江北岸線從此基本固定下來。

粵嶺講故事||七星崗古海岸之謎

至于七星崗,從前是海中島的一個高地,而這個海中島就是如今“河南”的一部分。如今“河南”地區(qū),最初是海上的幾個島,其中一個的范圍在如今西到海幢寺,東到七星崗一帶的地方,它的東南邊是另一個島,在如今石榴崗所在的位置,長洲、官洲、白鶴洞也是各自獨立的島。后來七星崗所在的島和石榴崗所在的島連成一片,但由于之前七星崗就是海邊的高地,所以今天陸上的七星崗有古海岸的痕跡殘留。

粵嶺講故事||七星崗古海岸之謎